人間通訊社

2025年10月14日 星期二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全球宗教 > 佛光新聞> 巴黎佛光山佛教藝術講座 走進吉美博物館

佛光新聞

字級

巴黎佛光山佛教藝術講座 走進吉美博物館

【人間社 曉茹 法國巴黎報導】 2024-04-25
4月20日下午,巴黎佛光山迎來法國高等研究實踐院研究生杜俊杰的第二次講座,題為「走進吉美博物館,賞析佛教藝術」。近兩小時的講解分享,巴黎佛光會員40餘人濟濟一堂,沉浸於佛教造像藝術之美。

講座開始前,巴黎佛光山監寺覺芸法師簡要介紹:從佛陀時代起,就善用各國當地語言傳教,「佛教本土化」經歷數百年,造像已從最初的犍陀羅希臘化風格,演變成頗具高棉、中國、西藏等國民族特徵的獨特藝術形式。

杜俊杰是中國教育集團培訓師、法國高等研究實踐學院 (EPHE-PS)的研究生,主攻佛教美術、敦煌研究、石窟壁畫、絲綢之路等專業。今年3月初已專為巴黎佛光會員舉辦過「認識佛菩薩」造像藝術講座。今次以介紹吉美博物館(Musée Guimet)佛像收藏品為主題。

目前吉美博物館收藏的亞洲藝術品中,來自中國大陸的藏品有兩萬多件。「中國展廳」中展出漢代至唐代的佛教造像和繪畫,包括法國漢學家伯希和(Paul Pelliot)從敦煌帶回的《阿彌陀佛西方淨土變圖》、《普賢菩薩騎象》、《行腳僧像》等彩繪絹本。

講座開場,杜俊杰先展示台灣美學大師蔣勳早年一段訪談節目:「吳哥之美」中提到了吉美博物館的重要性。隨後按照中國歷史紀年表的順序,從五胡十六國到北魏、北齊、北周,後唐宋明清,各個年代的造像風格,圖文並茂的給予畫龍點睛的講解。中國大陸幅員遼闊,南北差異,佛像藝術亦有鮮明的地域屬性。在講解吉美館藏「北魏青銅鎏金多寶佛與釋迦牟尼佛」造像時,杜俊杰人積極調動聽眾參與感,結合《法華經‧從地湧出品》內容,問答互動,引人入勝。

杜俊傑知識豐富,講解生動靈活,聽眾們樂享其中,意猶未盡。這次更有專程從瑞士趕來聽講的佛光會員,讚歎不虛此行,希望杜俊杰在中國佛教藝術研究領域再接再厲。另有巴黎當地學習建築專業的聽眾踴躍提問,並表示要把佛教建築藝術作為今後的研究方向。
12345678910第1 / 934頁
追蹤我們